第一课:清楚蒙召作主工人
一、本课目标
认识神呼召的目的方法和内容,对照自己是否清楚蒙召,神的托付是哪一方面,在哪里。
二、预习部分
1、思考题:(1)、我是怎样走上事奉道路的?是出于自己的热心,还是有神的呼召?
(2)、神给您事奉的托付是哪一方面的?自从您走上事奉的道路后,对事奉的托付内容有改变过吗?
2、预习经文:背诵(徒26:16—19)
三、讲课部分(要点)
1、从圣经中的一些先例看神呼召的方法和内容。
2、本人奉献的心志怎样与神的呼召相配合。
3、天上的呼召和马其顿呼声的不同。
4、保罗所得到的几次有关事工方向的呼召。
5、听听第三种呼召:阴间悲惨的呼叫。
四、讨论部分
1、我们有无从异象、感动、声音方面听到过类似阴间财主悲惨的呼救声?这类声音带给我们什么效果?
2、您的马其顿在什么地方?您是怎样清楚这一呼召的?
3、回顾自己最初奉献蒙召作主工人的经过,由讲员带头,每人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作自己蒙召的见证。
讲课全文
对一个事奉神的人来说,神对我们并不是没有要求;那么神的要求从哪里开始呢?我们现在上第一课《清楚蒙召作主工人》,神对我们的要求,就是从这里开始。
记得我在五十年代时上神学,受造就,当时去灵修院,没有别的要求,就是写一篇蒙召见证。什么是蒙召见证?蒙召就是指蒙神所召,所以蒙召见证就是写出你蒙神呼召的经历;这可以反映出你为什么要来念神学受造就,是自己大发热心,想研究圣经,选教会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,还是因为是神召你来事奉他。
一个事奉神的人,必须清楚自己是蒙神所召;因为他跟世界上其它职业相比,所得的比别人少,付出的却需要比别人多。如果你是在选职业,那么这是最不上算的职业了。如果我们不清楚今天是神呼召我来作这事工,我们在事奉中就可能会后悔,中途离开事奉,无法坚持在这条路上走到底。
一个事奉神的人,在事奉过程中难免会四面受敌。所谓四面受敌,就是不但有来自正面的,也有来自背后的;这个背后,就是指来自信主的人,甚至来自和我们一起事奉的同工。往往为了一些原因,在同工之间,会产生各样误会,甚至造谣污蔑。我想凡事奉神的人,都能有这样的体会,遭遇过这类经历。如果我们不清楚这是神要我走在这条事奉的路上,那么当我们腹背受敌的时候,就很可能会因无法忍受而作逃兵;当灰心软弱的时候,就会选择去作别的事,因这本来就是出于自己的选择,自然可以改变注意,另作选择。
尤其我们处在今天的社会,比过去有了更多自由度,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机会,何必一定要拘泥在“全时间事奉”呢?这样的说法,对一般弟兄姊妹,或者还可以说得通;但对一个蒙神呼召的人,当你知道走在这条事奉的路上是神的旨意时,你就没有什么可以自作主张的余地了。可能别人并不喜欢你作,你自己也不想作,但是神却如此决定了;如果你想另作选择,就是违背神的旨意,得罪神的行为。摩7:14-15
有人跟我说,这么大年纪了,退休养老吧,何苦再这么辛苦奔波?我知道他这样说是出于好意;但是他不懂,人的事业职位是有退休的时候,事奉神却是没有退休的。我们不是找一个宗教职业,在教会里找一份工作糊口;我们是因为清楚有神的呼召,才走在这条事奉路上的;这样我们才不会后悔,也不会因感到吃亏而心有不甘。
有一边远地区农村教会的负责姊妹告诉我,他们教会送青年人到神学院去受造就、希望以后他们可以回到本地来牧养教会;可是结果那位青年人受训完了,却不想回来。当这青年人去神学院接受栽培时,他是清楚知道本教会送他前去之目的的,他也没有异议。如果到时神另有安排,不论神要他作什么事工,我们都为他感谢神,应当接受神的差遣;但如果这只是出于自己的雄心壮志,以为既然受了这么高等的神学教育,就应当有远大抱负,回本地事奉不是大材小用了吗?那么这就不是蒙神所召的事奉。即使你以后在教会界,借自己的学识才干和人事关系,工作很有成就,你不过是一位成功的雇工。
一、蒙召的意义和范围。
当我们讲到蒙召,首先需要明白,圣经里提到有两种蒙召:一种是广义的蒙召,是对每个作神儿女的;一种是特选的蒙召,是对神特选事奉他的工人的。今天每个作神儿女的,都是神所呼召的人。我们对广义的蒙召清不清楚,是关系到对得救的认识。而我们对特选的蒙召清不清楚,则是关系到我们的事奉道路。
在好些事奉神的弟兄姊妹心中,由于没有得到过像保罗在大马色路上见到异象那样的经历,总对自己是否有神特选的呼召没有把握。其实我们从圣经可以知道,神并不一定用异象来呼召人事奉他;更多时候,神是藉着他的话语或其它方法感动我们,给我们负担。
下面我们先来看广义的蒙召。
1、广义的蒙召:我们都是蒙召的人。林前7:20—22
保罗这里是对原来作奴仆的人的劝勉,并且称他们为“蒙召的人”;可见所有信主的人,都是被神所召的。
1)林前1:9 信徒都是被神所召的。
保罗的信是写给每个哥林多信徒的,所以这里说“你们原是被他所召”,并不是指哥林多的同工,而是指所有信徒。由此可见,每个信徒都是神所召的。“教会”原文的意思,就是指一群被神选召出来的人。有些教会把自己叫作“召会”或“神召会”;虽然在名称上比较贴近原意,但“教会”是指一群“信教的会众”,其实也就是类似的意思,是神选召的一群。今天我们继续沿用“教会”这一名称,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用法;勉强作更改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。
2)罗8:28—30 召来要叫我们称义得荣耀。
神为什么要召我们这些人呢?圣经告诉我们,是要召我们来得荣耀。这实在不是我们卑微的人能够明白的道理,天上至大的神,竟然会想到我们这些不堪的人!在这么大的宇宙中,地球已经算不了什么;而这么大的地球,人又是多么渺小;在这么多的人中,神竟然拣选了我。每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,我们就只能承认,神何等爱我们,是我们无法明白的。更使我们无法明白的,是神召我们来,为要叫我们得荣耀。又因为我们原是一群罪人,神需要先解决我们的罪,为此他差耶稣来到世上,为我们作成救恩,解决我们的罪。我们原是一无可取之处,但神为得着我们,却不惜付出这么大的代价,神的大爱实在不是我们有限头脑和口舌能述说得了的。
3)、帖后11:11—12 使主的名在我们身上得荣耀,配得过所蒙的召。
神为了叫我们得荣耀,付出这么大的代价,祂也盼望从我们身上,使祂的名也因此得荣耀。所以我们不要光想到神的恩典那一面,也应当想到神召我们的目的。神有这目的不是自私,不是交换,而是神对我们的期望。就如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,这不是自私,乃是理所当然的,是因为爱才有的期望;而且说到底,这期望并不是父母自己想得什么好处,还是为了孩子好。当我们明白了父母的心意,我们也就能明白神对我们有期望,真正的意义所在。神给我们今天在世上有荣耀他的机会,还不同样是为了我们好吗?这是他给我们将来可以得赏赐的机会。因此我们每个作神儿女的,都应当记得要配得过所蒙的召,使神因我们得荣耀,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。
2、特选的呼召:有神特派事奉要求。
1)徒26:19 有从天上来的呼召和异象,不是献身,是奉献。
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受审时,见证到他受到犹太人全社会的痛恨和反对;但他却能够坚持不懈,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他有那从天上来异象的经历,是对他的召唤,不能违背的人生方向。虽然保罗一生中见过好多异象,但当他提到这是他一生没有违背的,我们马上就知道,是指他在大马色路上所见的那个。保罗在这异象中,既经历了他悔改信主,也经历了他蒙召事奉主。在他信主的同时,神就给他托付,要他将因信称义的福音传给外邦人。这是他一生事奉神的内容,是他不敢违背的。徒22:21
今天我们也一定要清楚神对我们的呼召,这能使我们在事奉中有方向,有力量。现在有些人喜欢用“献身”代替“奉献”,说是愿意献身作主工。但是献身和奉献是两个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词,献身作主工是由你这一边作出的决定,是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和选择,源头在你。虽然奉献也需要我们自己愿意,但奉献的意思是我们自愿把决定权交给神,由神来作选择和决定,源头在神。所以奉献的关键,是放下自己的意思,让神的意思作主,由神作决定。
这并不是说献身不好,往往有献身精神的人,都是很难得的,而且有牺牲精神。比如说献身教育事业、医疗卫生事业、都确实很了不起。但这是由自己作的决定,也就可以由自己作出更改。像文学家鲁迅最初是决心献身医疗事业,救助苦难中的民族;可是后来他改变主意和看法,认为用笔写作更能唤醒民族自救。虽然他献身救民族的愿望不变,但具体做法,献身领域却可以由自己作出更改选择。
也有人喜欢用“委身”,“委身”就更是由自己选择值得的去委了。一个女人将自己委身给一个男人,到她觉得不合适时,可以再委身给另一位。所以献身委身都是自己有主权的,而奉献的要点则是放下自己的主权,把主权交在神的手里,一旦奉献了,就由不得自己来改变了。
西方文化是很注意个人主权的,在英文里,很不容易找到一个字,能反映圣经里把自己献上的“奉献”,没有个人主权的。我找到最好的一个字就是“投降”,因为投降的意思就是放弃自己一切的权利意见,没有什么要求条件可言。当然社会上的投降,都是在被逼情况下不得已作出的选择;我们奉献应当是在主爱吸引下,甘心情愿地走上祭坛,献出一切自主权,交在主手里,由主使用作主。罗12:1
2)徒13:2 有专作主事工的呼召和托付。
因为这是神特选的呼召,这一呼召不是为召来作儿女,而是召来作仆人。所以这一呼召更着重的,是神给我们使命,要我们去完成;给我们托付,作我们一生奔跑的方向。正像圣灵在打发巴拿巴和保罗时说的,“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”。这是对“全时间事奉神”下的最好定义。不是我觉得这样做对教会有帮助,那样做对传福音有利,可能你想的不错,但神有他自己的安排,他有比我们更高的意念。赛55:9所以按照圣灵告诉当时安提阿教会同工的,作神要他们所作的工,那才是神的呼召,一定不会错。
3)罗1:1有主特别的要求和责任。
传福音原是每一个基督徒对神应有的回报,但保罗在这里指出,他是“特派”传神的福音。一个事奉神的人传福音,应当是更有责任,更加努力,更尽心竭力;因为是神“特派”的,神有特别的要求。一般信徒不传福音是亏缺神的荣耀,而我们不传福音,象保罗说的,那是有祸了。林前9:16同样应当传福音,但要求不一样;神的要求不在同一高度。我们是特派,也就是说,我们有特别的责任和使命。
二、天上来的呼声 徒26:13—20 保罗的大马色异象
保罗当时在亚基帕王面前,见证他是怎么会奉献,走上这一条事奉神的路。他从原来是迫害信耶稣的人,经过神向他显现,悔改认识了耶稣;同时他也得到了神给他的托付,要向外邦人传福音。从此以后,这就成了保罗一生努力的方向;不管什么时候,在什么地方,他就是要作这个工作,这就是神呼召他的内容。今天我们每个事奉神的人,也都应该清楚神对我们各人的特别呼召,以此作为我们一生事奉神的指南。
保罗蒙召的异象,一生中就是这一次。虽然他一生还见过好些其它异象,它们对保罗不是不重要,但不是告诉他一生的事奉方向。只有他在大马色路上所见的,那是关系到他一生道路方向的,所以这一异象,对他来说,具有特别的意义。而且由于这呼召是关系到我们一生的道路,所以我们从神得到这类呼召,也是一生一次就够了。当保罗对亚基帕王说,“故此我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”时,他就是指着这一异象说的。保罗特别把它称为“从天上来的”,可见这一异象对他人生的重要;也是每个事奉神的人必不可少的。
1、领受天上来的呼召。
1)徒26:19 这是天上来的呼召,不是自己的理念,对未来作出安排。
刚才我们已经提到,奉献不是献身,我们各人对自己未来的理想,可以叫作献身,但不是奉献,不叫蒙召。奉献是指从天上来的呼召,既然是从天上来的,就不是我们自己计划安排的;不是我自己觉得好,而是让神作决定,关键是“从天上来”,源头在神,这才叫奉献。
2)赛6:1-3 呼召来自荣耀全能的宝座,所以不是软弱求助,而是给予机会。
神在向以赛亚发出呼召“我可以差遣谁呢?谁肯为我们去呢?”之前,先让他见到天上的异象。这呼召乃是来自坐在荣耀宝座上的神,周围有天使站立。这是告诉以赛亚,神并不是因为需要帮助而提出请求,那是给他一个机会。我常以此提醒自己,当我努力事奉神,而且工作取得效果时,难免会有“工作需要靠我,非我不可”的错误想法,心中因而暗暗得意;这时这一异象就提醒我,神并不需要我来帮忙,神给我事奉他,那是他的怜悯,给我机会,我没有什么可夸的。
神不需要自以为是的人来事奉他;所以他在呼召以赛亚之前,先让他看到这天上的异象。以赛亚明白了这一点,才能对神谦卑回应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。”巴不得今天我们每个事奉神的人,都能看到以赛亚这样的异象,知道并不是神的工作要靠我去作,非我不行。这是神的怜悯,呼召我们,给我们机会事奉他,报答他的大爱,也是可以有将来得赏赐的机会。我们只有像以赛亚那样,谦卑在神面前请求“神阿,请赐给我这个机会,让我在你的事工上有份吧。”
3)赛6:2 撒拉弗的榜样。
当以赛亚见到这天上神宝座前的异象时,特别提到有天使撒拉弗,各有六个翅膀。这些撒拉弗侍立在神周围,就是为遵行神吩咐,执行神命令的。当神问“我可以差遣谁呢?谁肯我们去呢?”可能这些撒拉弗会觉得奇怪,神阿,我们不是就在你宝座旁吗?我们在这里不就是要听你的差派吗?你为什么要问这些人呢?难道我们的工作,会不如这些人忠心能干吗?虽然这些撒拉弗是不敢如此问的,但我相信撒拉弗作神的工作,是一定比我们作得更好。只是神却把这个工作机会留给了我们,什么样的工作机会呢?从接下来神告诉以赛亚的话可知,就是传福音,把救恩传给万民的工作。
神要以赛亚去向百姓传的,是“听是要听见,却不明白,看是要看见,却不晓得”的信息;很清楚就是我们今日所传的福音内容。因为这福音内容“乃是从前所隐藏,神奥秘的智慧;就是神在万世以前,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。”林前2:7今天我们传讲的救恩信息,在以赛亚的时候,乃是隐藏的奥秘;对当时律法下的人,是听不明也看不清的。就是以赛亚本人也只是按神的启示,传讲这些预言,并不一定能明白它的意思。今天我们读这些预言,对照新约的内容,就可以清楚知道,这些预言都是跟救恩密切相关的,是指向这位弥赛亚,也就是跟万民有关的耶稣基督的。
这一传福音的工作,神没有让撒拉弗去作,而是呼召人去作;而且在呼召人之前,要我们先看看撒拉弗是怎样侍立在神面前的,使我们在事奉神的时候,知道该如何行。
(1)两个翅膀遮脸:没有自己的荣耀。
撒拉弗的特点是有六个翅膀,两个翅膀是用来遮脸的。今天我们每一个事奉神的人,都应该有这样的两个翅膀,遮住自己的脸面。有些人虽为主作了一点工作,却偷取神的荣耀。可能我们有见过,在我们周围事奉神的人中,作工一段时间后,失去能力、失去恩赐,从事奉神的工人队伍中消失了;很可能就是因为偷取神荣耀,以至被神所废弃。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比他们强,若不是神的怜悯和保守,我们很可能也会和他们一样的。今天一个事奉神的人,一定要记住,不要偷窃神的荣耀;我们作了工以后,不论效果如何,最要紧的,就是把一切荣耀都归给神。
我们要随时记得效法撒拉弗,用两个翅膀遮脸。求神帮助我们,使我们在事奉中能保持谦卑;认识我们所作的,原是我们应作的;一切事工能够作成,都是因为神自己动工,是圣灵的工作;因此一切荣耀都当归于神。
施洗约翰说“祂必兴旺,我必衰微”。凡事奉神的人,都会希望神工作兴旺;因为这是我们所作的工,我们有份于其中。神的工作兴旺,我们也自然一起兴旺。可是约翰却能甘心“我必衰微”,这才是真正不容易的地方。在人看,“祂兴旺了,我也跟着兴旺”,是合情合理的;有的人甚至是想借神小兴旺,自己大兴旺。可是施洗约翰却在“祂必兴旺”时,甘愿“我必衰微”。今天我们在事奉时,能作到这一点吗?那才是真正的奉献,那才是完全的撇下,两个翅膀遮脸的事奉。
(2)两个翅膀遮脚:没有自己的道路(选择)。
这些撒拉弗用两个翅膀遮脚,表明他们没有自己的选择,所走的路全由神作安排决定。我们在事奉神时,也应该如此,把脚遮住,不是按自己的意思,而是完全按神的意思。有些人在事奉神的工作上,是作得很努力,但却是按自己的意思,我认为怎样好,就怎样做,甚至还要神按“我的意思”来成全,告诉神“照我的意思不会错。”
这里我又要提到奉献和献身的不同,奉献就是没有自己的选择、没有自己的道路,不忘把自己的脚遮住。神为我定下走什么路,我就走什么路;神要我怎样走,我就怎样走。把我们自己的学问、知识、才干、恩赐,都交在神的手里,由神使用,等神差遣。
记得小时候,看到妈妈请保姆,虽然希望能有一个做事能干的,但她最不喜欢的,就是太能干了,以至主意很大,根本不听她的话;甚至还要教她,应该这样才对。今天我们服事主,不要有自己的主意和选择,要听从神的安排,照神的旨意去作。但也不是因此就“拨一拨,动一动”,等神来告诉我作什么才作什么,否则什么也不作。神的旨意今天主要就在圣经里,我们按照圣经的教导事奉神,跑当跑的路,就是两个翅膀遮脚,没有自己选择的道路。
(3)两个翅膀飞翔:没有自己的时间。
撒拉弗还有两个翅膀飞翔,一有神的差遣,立即快快执行。今天我们事奉神,主动权要在神手里;不是神按着我们的时间,根据我们的方便,而是我们根据神的时间,听从他的指挥。当以色列民出埃及时,他们在旷野,不是他们指挥神,乃是听从神的引导;什么时候起行,什么时候安营,什么时候住宿,都是由神作决定,由云柱火柱作领导,连摩西都决定不了。出40:36-38
当他们要进迦南地时,神向约书亚显现,不是来帮助他们攻打耶利哥,而是要来作他们的元帅。书5:14神这是特别提醒约书亚,在他们进迦南地整个过程中,约书亚不是元帅,神才是决定一切的元帅。今天我们事奉神,应当也是如此。
耶稣在路9:59呼召那个人“跟从我来”,并不是那个人的父亲刚死,忙着要去埋葬父亲,耶稣不让;乃是那个人表示愿意跟从,但要等父亲死了,才来跟从耶稣。他是愿意跟的,但时间要由他来决定。耶稣的回答正是告诉他,时间不是由他定,而是由耶稣定的;什么时候耶稣呼召他,就当立即响应。
今天如果我们听到神的呼召,也应当由神来定我们的时间表。有些年轻人觉得自己从青年时就被神呼召,好像吃亏了,要为主劳苦一辈子。能像十架上悔改的强盗多好,放任自己一辈子,到临死悔改一下,就可以去天堂享永远的福乐,真是两全齐美,有多好。但我相信这位十字架上的强盗,今天在天上正在羡慕我们呢;因为他只是“仅仅得救”,没有为神作工的机会,因此也就没有从神得赏赐的机会。今天我们能事奉神,原是神的怜悯,给我们机会事奉他;尤其我们能在年青时就事奉神,更是最智慧的选择。传12:1
所以今天我们要事奉神,不要有自己的时间表,要两个翅膀飞翔,什么时候神要我飞,就立刻快快的飞;什么时候主的呼召临到,什么时候就立即回应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。”
2、前辈蒙召的先例。
有好些弟兄姊妹有心事奉主,但由于不敢确定是否有神的呼召,就怕是出于己意,徒然劳苦,不能得神的喜悦。我想主要的原因,就是不清楚究竟怎样才是“蒙召”,是不是一定需要有异象异梦的经历。有些弟兄姊妹以为,有了异象异梦的呼召,自己的蒙召经历就可以有把握了;其实也不一定。对一个无心事奉的人,即使有异象异梦,也可以把它当作只是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”,并不遵行的。而且即使神真借异象异梦来呼召你,也只能是一次性的,不会每天有梦呼召你;倒不如神通过我们里面的感动,那是会时时感动我们的,可以使我们反复得到他呼召的提醒和确认。正因如此,神呼召我们,更多时候是用他话语持久的提醒,内心负担不变的感动,或是环境自然步步的引领,这些方法更能在我们里面起到恒久的作用。
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圣经里那些前辈是怎样蒙召的。
1)撒母耳 撒上1:22 母亲许愿奉献。
撒母耳是他母亲从神那里求来的,她求的时候就许愿说,要把这孩子终身献给神,所以撒母耳的蒙召,是他母亲主动奉献的。
在弟兄姐妹中也有这样的情形,但这不是把孩子送到神办的托儿所,交给神来管。哈拿不但在怀孕前许愿要让孩子终生事奉神,而且在孩子出生后,继续抚养教导,直到把孩子带到圣殿,让他永远住在那里。撒上1:22哈拿向神许了愿,她是认真按着所许的愿去做的。现在有些弟兄姊妹也是生了孩子,把孩子奉献给神;可是却以为这孩子已经奉献过了,以后神就得负一切责任。如果孩子长大不听话,不走奉献的路,那与己无关,因为已经奉献给神,就一切都是神的事了。
今天我们愿意把孩子奉献给神是好的,但不是奉献完了,神就要负责让孩子活得够神的要求和标准。我们既然代替孩子把他奉献给神,就更应当尽心教导他,带他从小就有虔诚敬畏神的心,知道自己是属神的,父母已经把他奉献了的,应当一生荣耀神,为神而活。否则就真好象我们借着把孩子奉献,为他找了一个最好的托儿所,请了一个最好的免费褓母。
当然如果作父母的确实已经尽力,可是孩子却悖逆成性,不受管教,或不愿意走奉献的路;我相信神是知道我们已经尽力,不会责怪我们的。虽然如此,我们还是可以为孩子祷告,表明我们奉献孩子的心志不变,愿神的旨意成全。事实上有很多我们前辈走上事奉的道路,是和他母亲的祷告分不开的。如奥古斯丁 他是早期教会的监督、主教,他就是他母亲将他从小奉献给神的。到他长大后,虽然母亲尽心教导,他就是悖逆不听。他母亲唯一能作的,就是不住为他祷告,求神把他挽回过来。终于他被神得着,从堕落中完全改变,悔改成为神重用的仆人。
所以父母的奉献,也需要有儿女自愿的配合;儿女最后是否愿意,不是父母能够代为决定的,只要我们确实已经尽了我们的责任。神悦纳我们,是按我们所有的,不是按我们所无的,我们作不到的。林后8:12
2)以利沙 王上19:16 主内长者引导栽培。
以利沙在被以利亚拣选以后,就一直追随在他身边,受他的教导。神吩咐以利亚膏以利沙,有人以为这是神要以利亚准备“接班人”;其实一个事奉神的人,并没有什么“班”可传可接的。当我们年老时,见到有年轻一代兴起,心中确实为他们高兴,因为知道神的事工,可以后继有人,而且希望能比我们作得更好更大;但这不是来接“我的班”。世界上的事业职务,或许还有班可接,因为有由我主持的事业项目,属于我的职位。但我们作神事工却并不是如此,事工是属神的,我们并没有权力可以移交;事奉不是职业,所以没有什么职位可以让人来接班。往往我们想把事工移交给什么人,却不一定能被教会和弟兄姊妹接受;这正是今日教会中常产生问题的一个错误做法。
我们有没有注意到,神要以利亚膏以利沙,只是“作先知接续你”;神是告诉他,在他以后照样会有先知作工的。事实上以利亚并没有什么职位留给以利沙;以利沙所求“加倍的感动”也不是来自以利亚,而是来自神的灵,以利亚自己并作不了主。王下2:9
今天教会中有些人曾经为主作过很美好的见证,当他年老的时候,安排他的儿子来接班。使服事神的事工,成了一种职业性的职位,家族继承的事业;以为恩赐能力是可以由己意传递的。以利,撒母耳都曾希望让儿子接替他们作士師,把士师变作一种世袭的职位,不但以色列百姓不接受,神也没有认同。撒上8:9
这几年也常有弟兄姊妹问我,有没有准备好“接班人”?我知道他们的好意,就怕到时事工没有人继续做。但我的事奉既是神的事工,就是“接班人”人,也不是我可以安排的;何况这是事工,不是事业项目,我也没有什么职位,要想接班又从何谈起。
几年前我到了退休年龄,我所在的那个福音机构希望我退休前,能安排好接替我所作事工的同工。这在一般事业单位,确实是正常也是应当的;可惜这是神的事工,和一般职业不同。虽然我有几次带了其他同工,跟我一起去认识那些我作工的教会和负责弟兄姊妹;可是当他们自己去的时候,他们能作的,是他们的事工,并不代替我作的事工。神的事工没有代替,只有接替。虽然我很希望自己儿子能起来事奉神,但我知道我无“班”可给他接,无“位”可传给他,只能希望他在我以后,能继续走事奉神的路。
3)彼得 太4:19 主用话语直接呼召(心灵里听到主呼召)。
耶稣对彼得的呼召,是通过话语的呼召。今天虽然耶稣不是与我们面对面说话,但在我们心灵里,我们却都可能经历过与神“面对面”,得到神的话语。这应当是神用得最多的方法,我听到很多弟兄姊妹蒙召,都是因为有一句圣经里的话,或是一个心中的意念,恒久的催促和感动,或是一个负担,在心中时时提醒;直到最后顺服在神脚前,接受神的呼召。
我自己就是这样蒙召的,当我还在青少年时代,有一次参加一个青年聚会,台上的牧师呼召说,有谁愿意把自己一生献给主,一生为主活的,请站起来,我为你们祷告。当时有好些人站起来,我心想我也应当站起来。哪里知道这一站,神就抓住我不放;虽然那天的牧师呼召,只是要年青人一生好好爱主,为主活;但在我里面,从此却不断有声音说,你已经是一个奉献的人,要一生事奉主。这以后,每当我要为自己前途作安排打算时,这声音就出来了,肉身的耳朵听不见,心灵的耳朵却回响不停。这声音一直到今天,在我心里,仍然是“新”的。
4)少年财主 太19:16—22 因追求属灵爱主的自然结果(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)。
这位少年财主,应当说当时确实是很有心追求的,而且也认为自己已经追求得很不错了。他没有想到耶稣会提出要他变卖一切来跟从。这不是耶稣故意给他出难题,其实耶稣是向他指出了一条如此追求跟从主的必然发展道路,就是任何有心追求爱他的人,早晚会跟随他走上事奉的路,那是自然会有的结果。当然在跟随的过程中,也会出现有跟不上而从这条追求的路上消失的。
这位少年财主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失败例子。但不等于在神这一类的呼召里,就没有人走上奉献的道路。事实上这样蒙召的人还并不少。我相信就是今天在我们中间,也一定会有这样蒙召的人,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异象异梦,也不是因为有神话语的催促,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爱主追求的心,渴慕主的圣工,因而被神验中;按照你心中的渴慕,神成全悦纳你的心志。
有一次我问一位在农村的负责弟兄,是怎样走上事奉道路的。他先承认自己没有什么明显的蒙召经历,他信主时还年青,也很热心。当时教会里多数都是年老没有文化的人,所以每到聚会时,没有人讲道,大家总是要他起来讲,至少要帮大家读圣经。他推辞不了,就这样开始了在教会里负责讲台的事奉。从开始只是读读圣经,作点简单解释,以后就慢慢讲起道来,大家听了还很满意爱听,这就更给他鼓励和负担。一直到我问他时,他已经这样服事了二十多年。他问我,这算不算蒙召。我告诉他“当然算”。那位少年财主没有走上的路,他却走上了。
5)保罗 徒26:16—19 神有异象,异梦临到。
保罗在大马色路上看到异象,在这异象里,他不但蒙恩得救,也同时蒙神所召,要他到外邦人中传福音。很多人心中羡慕保罗这样的经历,最好自己也能得到这样蒙召的异象,以为这样自己的蒙召才明确可靠。虽然这确实是神特殊的启示,是神特殊的恩典,其实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。神知道对各人的呼召,用怎样的方法最合适。我们前面已经说了,异象的方法固然特殊有力,但它是一次过的,过后不会从新再来。如果不能像保罗那样,一次经历,一生记住,终生不违背;倒不如有神的话语和感动,还能常常在心中提醒更新,是异梦所作不到的。
所以如果神给我们在异象异梦中蒙召,当然是好的,是一次特殊的经历,我们应当宝贵珍惜,终生不忘。但如果神是用其它方法,不要以为神不给你最好的,神知道用怎样方法呼召你最合适。
6)阿尼西母 西4:9 环境自然的驱使,得到工作的负担,也愿意承担责任。
阿尼西母本是一个逃奴,在罗马无意中见到保罗,从保罗那里听到福音,接受耶稣;因没有什么地方可去,就留在保罗身边,帮保罗作事,渐渐成了保罗同工,自然走上事奉的路。他这样的转变,不一定是因为有什么异象呼召或特别话语临到,而是在环境自然的安排和驱使下,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事奉的道路。当然这也需要阿尼西母愿意留在保罗身边,否则保罗并不能禁止他离开。我相信如果阿尼西母回头看自己一生的道路时,他不得不承认,处处地方都有神借他所处的环境,一步一步的引领。
多年前我在一处地方碰到一群青年,他们因为升学受阻而在失落彷徨中。教会为他们办了一个学道班,免得他们因终日无所事事而流落街头。当时他们在学道班里,根本没有什么奉献事奉的观念,只想暂时有一个生活过渡的地方。经过一段时间,我再见到他们时,虽然也有个别离开的,但大多数却留了下来,而且都已经安心学道,清楚蒙召。今天这些青年都已经更趋成熟,在事奉工场上,正为主作着美好的见证。
当初他们因为年轻不懂什么是奉献,神借环境的驱使,为他们指出走奉献道路的方向,明白事奉的道理。等他们明白了,神仍然给他们有自己作出选择的机会,出走或留下。感谢神,当这些青年选择留下来继续学道,在神的引导下,就自然逐步走上了事奉的道路。
3、神呼召的方法。
我们已经看了圣经里这些前辈蒙召的经历,为了让大家对自己的蒙召有更清楚的认识,我们在这里把神对我们呼召的方法,作一个简单的总结。
1)通过话语、异象从神得到启示、呼召。
神有明确的呼召临到,借着异象异梦,或是借着圣经里的话,或是别人的一句话,反复出现在心中,而且总是带着无法抗拒的力量。即使是异梦,虽然梦不会一再出现,但梦的含义和用意,却和话语一样,会在心中反复出现,带着力量,直到我们顺服。
2)本人心中持久的感动和负担。
有的弟兄姐妹对某些事工心中产生负担,其实就是神把这负担放在你心里;或是让你心中有了愿意奉献自己的心意,象一个声音一直回响在你里面。这是神验中了你,拣选你归他事奉他。当你心里有这样的感动,一直要到你顺服走上事奉的路,心里才会有平安。
3)因追求灵命长进而走上事奉的路。
有些弟兄姊妹信主后心中火热爱主,渴慕能为主作些什么,以报答主恩主爱。这样的弟兄姊妹很自然会随生命的成长,慢慢走上事奉的道路。其实这正是神引导我们走上事奉道路的一个方法。少年财主开始走得很好,得主喜悦;可惜最后一步没有走上去,失去事奉主上好的福分。可10:21
4)主内长者在圣灵引导下,特别的栽培带领。
主内长者应当对年轻一代有真诚的关心和带领,一方面是因为看到年轻一代有爱主追求之心,心中欢喜感恩;一方面更因看到年轻一代兴起,主的事工后继有人,而心得安慰。像保罗对提摩太尽心教导,带领他成为神合用的器皿。对保罗来说,栽培青年应当只按神的要求,不是出于私意或偏心的选择;也乐意为栽培青年而给自己生活带来不便。对提摩太来说,他自己应当原就有追求爱主之心;提后1:5、3:15但也不应忘记,对教导他的主内长者,要存真心的爱戴和尊敬。提后1:4
5)父母的奉献,包括对子女教导,直到带上事奉的路。
很多爱主的弟兄姊妹,乐意把自己孩子奉献给主,以表明对主的感恩,也是把自己最好的献上给主,希望孩子一生能讨神喜欢,为主而活;这样的心意是蒙主悦纳的。虽然孩子长大以后,自己作怎样选择,父母作不了主;但至少当他为孩子的时候,父母必须按照把他奉献的方向,有合适的教导和带领。如果把孩子奉献过后,就好象已经交在神手里,孩子将来是不是事奉主,都是神的事,那就完全错了。
6)环境的安排自然驱使,走上事奉的路,回顾起来正是神的安排和旨意。
通常每个人的人生,都多少会受环境的影响,我们把这称为“机遇”。因此有些弟兄姊妹在顺着环境走的时候,不知不觉走上奉献的道路。因为这是关系到事奉神的事,就不是纯粹碰巧的机遇,而是有神的安排和引导,是神对我们呼召的一种方法。
以上我列举了这么几种神呼召我们的方法,只是作为例子,并不能包括神所用所有的方法;目的是方便我们认识自己是蒙召的人。在具体经历里,不一定我们的蒙召就那么明确是属于其中哪一种;会有人蒙召,是几种方法都有的;也会有蒙召经历,是我在这里还没有提到的。不管怎样,让我们都反省自己是如何蒙召的。只有我们清楚了,是神召我如此事奉他的,我们在事奉的道路上才不会动摇。
4、本人心志的配合。
神造人,给人有自由意志。虽然神呼召人事奉他,但在一般情况下,神不勉强人事奉他,因为神知道这条事奉道路的艰难。因此在神的呼召之外,人自愿的回应,也是不可少的要求。神可以命令我们去作什么,但神不能代替我们去作什么。所以我们有没有自己心志的配合,会关系到我们是不是甘心事奉主,能不能尽心竭力事奉神,肯不肯为事奉神而付代价。
1)出4:13节 摩西似乎不愿响应神的呼召,其实他内心对以色列民族的负担,一直没有改变过。
当摩西见到神在荆棘火焰中向他显现时,他似乎是不愿接受神对他的呼召,拒绝前去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。其实他并没有失去当年解救以色列民族的负担,而只是在经过四十年旷野的磨练,已经不再如当初那样,自命为以色列民族的解救者了。
摩西从小就在埃及王宫,与法老的子女一同长大,过王家的生活,受最好的教育。当他知道自己是希伯来人后,就存心要利用自己的地位、救以色列百姓脱离埃及人的欺压。可是以色列民却并不领情。他看见一个埃及人欺负希伯来人,就将那埃及人打死。第二天他看见两个以色列人吵架,就劝解他们,结果那个欺负人的就说: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呢?出2:14我想这句话一定大大挫伤了他,因为他确实是早已自封为以色列民的首领了。
接下来他逃到米甸,在那里成了家,有了孩子,经过四十年放羊的生活;使他个性得到了磨练,不再那么火爆,这时神才呼召他。如果那时他回答神说:好,看我的,没有问题,保证完成任务。可能神还不敢打发他呢。如今他说:神啊,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;并不是他没有负担,而是认识自己的不配和无能,这才符合神的要求。
今天我们既需要有负担,有愿意的心志配合;同时也要谦卑,不逞能。这样我们才能合神心意,不但蒙召,而且成为合神心意的器皿。
2)撒上3:5 撒母耳虽是母亲把他奉献,但他安心圣殿生活,甘心作圣殿工作,可见他自己也是有乐意事奉心志的。
撒母耳到圣殿的时候还是小孩子;小孩子大多会贪玩,不听话,但他却从小就懂事。固然这说明哈拿教导有方,但当他在圣殿里的时候,哈拿已经管不到他,这时他还能每天认真开殿门,作杂役,服侍老以利,至少也表明他自己有甘愿乐意事奉神的心志。
3)王下2:2 以利沙对以利亚紧随不舍。
当神让以利亚去膏以利沙的时候,神不是拣选一个好吃懒做,或无心问道的青年人。从以利沙被拣选后,追随在以利亚左右,一直到以利亚离开世界,他都紧随不舍;说明他是渴慕得到教导,有认真追求的心,是有自己心志配合的。尤其当以利亚要离开世界前,问以利沙要什么,以利沙没有要得到以利亚的职位,或是具体工作的交棒;他要感动以利亚的灵,加倍感动他。神灵感动与否的主权并非属于以利亚的,以利沙实际不是要求以利亚,而是直接要求那感动以利亚的灵。那正说明以利沙的智慧,对神的认识,他求到了最好的东西。他紧随不舍的,实际不是以利亚,而是在以利亚身上掌权的灵,那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紧随不舍的。
4)赛6:8 以赛亚的回答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”。
虽然神不会不知道我们的心如何,但是神还是愿意我们有所表示,其实不是表示给神看,而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,我是这样表示过的,是自己有主动愿意配合心意的。因此神特意让以赛亚看到天上的异象,然后又发出呼召说“我可以差遣谁呢,谁肯为我们去呢?”目的正是给以赛亚一个机会,可以向神表示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。”从此以赛亚在事奉中,不但清楚这是神对他的呼召,给他的使命;而且也不会忘记自己是有过回应,表示愿意的。我们在事奉中就更应当尽心竭力了。
5)太4:20 彼得立刻舎网跟从主。
当耶稣呼召彼得“来跟从我”的时候,彼得没有考虑跟从了主,生活问题怎么解决;他家里还有年老的岳母,有妻子,她们的生活怎么办?可以得人如得鱼,但又怎么能卖人如卖鱼呢!可是彼得是立刻就舍网跟从了耶稣,正表明他是有决心配合的,是甘心情愿跟随耶稣的。当时耶稣只不过是在拿撒勒小山村里一个穷木匠的儿子,在人看来,跟着他是没有什么出息的,但彼得不考虑这些,立刻舍网跟从主。
今天神呼召我们跟随他,只要我们清楚是出于神的呼召,那么我们就可以相信,神必负全责。但同时神也要看我们有没有愿意的心志;这两者是需要配合的。而神会呼召我们而不是别人,正因为神早就知道我们有一颗愿意配合的心。可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,同样蒙神所召的人,却有可能因为各人愿意配合的心志不同,以至在事奉神的表现上,也会有不同;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实。
6)加1:14 保罗热心祖宗遗传,以为就是事奉神,他是迫切愿意事奉神的。
那么保罗为什么会蒙神的拣选呢?他这样迫害信奉耶稣的人,又哪里有愿意事奉的心志呢?确实在保罗悔改前,他不认识耶稣,迫害信耶稣的人;但他这样做,还以为就是在热心事奉以色列的神,就是表明自己有愿意配合神要求的心志。当他悔改后,才知道神的心意并非如他原来所想象的;他原来的配合是配合错了。这时他愿意配合神要求的心志并没有变,但配合的内容变了,不再是迫害信耶稣的人,而是热心传扬原先所残害的真道。加1:23所以保罗在他还没有悔改前,就已经有愿意事奉神的心志了。
三、人间来的呼声:马其顿呼声 徒16:6—10
这是保罗在大马色异象之外,得到的另一次异象;但这一异象和大马色异象,在意义和作用上,有很大的不同。当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说:“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。”徒26:19那很明显是指着大马色的异象,在这个异象里,神给他指明的,是他一生的方向,不但悔改,而且要在外邦人中传福音。而马其顿异象给他指出的,是他当前的方向,在这个时候,神指定要他去马其顿传福音。
今天每个事奉神的人,不但必须要得到大马色异象,也须要有马其顿异象。我们事奉神不是作宗教职业,如果找职业,只要能适合自己兴趣和才干的工作都一样。可是我们事奉神不是职业,神不要我们作雇工;我们是事奉神,就是作神要我作的事。所以我们不但需要知道神要我一生为他作什么,而且也要知道神当前要我为他作什么。这正是保罗所得这两个异象要表达的不同内容。
保罗从神得到的大马色异象,告诉他一生要在外邦人中传福音。为此保罗那时决定在亚细亚传道并没有错;在一般的情形下,他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,圣灵并不禁止。但如果神有一个特殊的安排,就像这里要他赶快到马其顿去,神就会有特殊启示给他,也就是这马其顿异象,使他明白神有特别的安排。虽然圣灵禁止他在亚西亚传道,并不等于圣灵责备他,所以保罗不需要为作出在亚西亚传道的想法而认罪,因为这本来就是在他所得大马色异象的原则范围里。
可是神知道,如果他在亚西亚工作一段时间后,又会到了要回安提阿的时候,福音就总得不到机会进入欧洲。马其顿在亚西亚的西边,虽只一海之隔,但一边是亚洲,一边是欧洲,对保罗来说,欧洲是异文化地区,不如在亚西亚他土生土长的地方,工作起来那么自在。可是当神清楚要他前去时,他就没有任何异议,立时前去。
今天我们事奉神的人,事奉神的人生方向是不变的,要传的福音内容也是不变的,但我们具体事奉的工作内容和地点,是有可能改变的。有些人一生事奉都在一个地方,但也有人神要他一生奔波事奉他。彼得事奉神的一生,既有周流四方的时候,也有固定在一地牧养的时候。徒9:32,彼前5:1-2保罗虽然一生事工以周流四方为主,但周流的地点,常有神特殊启示临到,有神指定的地点需要去,也有要他暂时不要离开的情形。徒18:9-11
保罗把大马色异象称为“天上来的异象”,而其它所见的,都是在人间不同地点事奉的负担。所以今天我们事奉神的人,不但要清楚有天上来的异象,也要听到人间的呼声,有具体事工的托付。当然人间的呼声似乎来自人,其实还是来自神,神借人的呼求,给我们及时的负担。
1、保罗所得两个异象的比较。
作用 内容 次数
大马色异象: 决定人生的道路 一生奉献事奉主 一生一次
马其顿异象: 决定事工的方向 当前作什么、怎样作 一生可能多次
2、保罗一生多次得到有关事工具体内容的呼召。
神藉着似乎是人的呼声(实际也是来自神),让保罗得到事工的负担和责任。今天各地都有呼声,有迫切的需要,需要忠心的工人去收庄稼,去传福音,去传神的道。我们就从圣经有关保罗的记载,看看保罗一生工作的过程。
1)徒11:24—26 因巴拿巴邀请,去安提阿教会作牧养工作。
当保罗刚信主的时候,有好几年是默默无闻在大数,圣经没有提到他在大数作了些什么工作;即使有,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。一直到巴拿巴去找他,才开始记载他接下来一生有具体职份的事工内容。这之前他在大马色和耶路撒冷,都有传过福音,但是这只是每个信徒应有的责任,还不是哪一处教会的同工,也没有像罗马书第一章说的“特派传神的福音”。所以从圣经记载看,保罗开始全时间事奉,应当是从巴拿巴请他到安提阿作同工开始。
很多弟兄姊妹会有这样的经历,经过教会和弟兄姐妹的邀请,开始我们事奉的道路。这个邀请可以是比较长期的,也可能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。我想按照我们现在作的,保罗当时也一定是先经过祷告,清楚神有这样的引导;或者心中没有不平安,不合适,而且也有负担,就接受了巴拿巴的邀请。当然巴拿巴也一定经过祷告才去邀请他,就不用多说了。
巴拿巴的邀请,正是一次人间的呼声,就跟以后的马其顿呼声一样,神借着安提阿教会的需要,向他发出呼声。
2)徒13:1-3 祷告中得到差遣,去外邦各地传福音,建立教会。
保罗在安提阿经过一段时间,神的“人间呼声”又一次临到他,要他到外邦各地传福音,开始他事奉人生中的第二个历程;也是从作牧养事工,改变为作差传事工。从事奉的方向看,这是他一生的大方向,在外邦传福音;从此以后,如果没有神特殊安排,他都是根据情况和需要,自行作出行程的安排。林后1:15-17只是当神有特殊旨意临到他的时候,他就得放下自己的计划,顺服神的引导。当然神这样特殊旨意,往往只是一时的要求,不是一生不变的。
3)徒16:6—10 异象中听到马其顿的呼声。
神借着异象,作了一次特殊的安排,要他立即到马其顿去传福音。这不是神有偏心,而是神福音传遍全地的策略安排。如果保罗每此到了亚西亚,工作完了就回安提阿,那么福音就无法继续向西传入欧洲;这也是和神最初对保罗的呼召内容是一致的。当然保罗得到马其顿异象,不是要他一生留在那里,他到了马其顿的腓立比,然后很快就又去其它地方。徒16:40他的离开就不再是异象中指示,而是环境自然的安排了。由此可见,这一异象和他所见大马色异象具有一生指导的意义,是在不同层面的要求。
4)徒18:9—11 异象中神要他留在哥林多不要走,他留在那里十八个月。
保罗奉差去各地传福音和建立教会的行程,都是根据情况和需要,自己作出判断和决定。当他初到哥林多,鉴于当地情况的复杂,阻力很大,就打算离开。这样的想法原是正常的;用我们现在的说法,就是既然那里圣灵还没有开始工作,就等以后再来吧。太10:23结果神在夜间给他异象,不是叫他去哪里,而是叫他不要走。神知道保罗打算离开不是胆怯逃跑,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;但这次神又有特殊安排,尽管工作阻力很大,但神要在反对声浪中,得到丰收的景象。为此保罗就留了下,而且一留就是一年半。
5)徒19:21 保罗心里定意要想去罗马,是因有负担。
自从保罗进了欧洲,他外出事奉的行程就不再止于亚西亚。当他在以弗所工作完了,就准备向西到马其顿和亚该亚;而且心中更有负担继续往西到罗马。从后来的事实,我们知道他这样起意,确实是来自神的负担;只是他没有想到,神有特殊的方法带他去罗马。当他在亚该亚的时候,他心中得到催促,要他先回耶路撒冷去。徒20:3所以虽然他有负担要去罗马,但因为内心有迫切引导,必须立即去耶路撒冷,他只能从原来打算继续往西行,掉头向东回耶路撒冷去。罗1:13
6)徒20:22-24 内心催促必须去耶路撒冷。
保罗在回耶路撒冷的行程中,很多弟兄姐妹都劝他不要去,因为从情况判断,他这次去肯定会有危险。耶稣也是如此教导,不应当故意迎向难处。太10:23事实上保罗也是这样做的,当初他在大马色,因为有人要抓他,他就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,逃离人的手。林后11:33当他在哥林多事奉遇到阻力时,若不是神用异象把他留下来,他早就离开那里了。徒18:9-11
我们从保罗自己的话,可以知道为什么这次虽然有危险,他也非去耶路撒冷不可。这里有四个字很重要:“心甚迫切”。保罗一定要去,不是因为要表现他比别人勇敢,他忠心不怕死;而是因为他内心有迫切的引导和催促。他知道这催促是来自圣灵的,尽管不知道为什么,但他必须顺服神这样特殊的安排,这才是最要紧的。
当然门徒拦阻他不要去,并不等于门徒是体贴肉体,就错了。他们是按照神一般旨意的要求,在面对难处时,应当要避其锋芒,不应凭血气作无谓的牺牲。他们不清楚神对保罗这次有特殊要求,神的特殊旨意基本都会直接临到本人。最后门徒见保罗如此有把握要去,就说“愿主的旨意成全便了”;意思就是如果你清楚神对你有特殊的旨意,那么就愿神成全他那旨意吧。徒21:14
从以上所提保罗的这些经历,我们可以知道,在大马色异象的方针指引下,保罗具体的事工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今天我们奉献的人生是不变的,但具体事奉的事工内容,是会有改变的。我事奉主几十年,有为弟兄姊妹作跑腿的时候,有留在本地作牧养的时候,有周流四方作自由传道的时候,有通过培训去各地作教导的时候,也有留在家里作文字事工的时候。有的是通过人的邀请,有的是环境自然驱使,有的是心中特别的引导和负担,更多时候是按照一生事奉的方向,作出当前事工的选择和安排。虽然我在忠心的程度上,是无法和保罗这样的前辈来比,但神工作的法则却是一样的。相信今天在每位弟兄姊妹身上,也是一样的。
3、神呼召的方法。
我们这里说的“呼召”,是指像保罗所得马其顿异象的呼召,是关乎我们从神得到当前的具体事奉内容和使命。
1)徒16:9 通过异象异梦。
这是神用特殊启示的方法,向我们提出特殊要求,否则我们无法知道神有这样特别的安排。就象神要保罗去马其顿,不是异梦中的邀请,保罗是想不到要去那里的。当然这种情形不应当是经常出现的,所以我们才称之为“特殊”。当我们得到这样启示的时候,必须保持心灵清醒,以免受魔鬼欺骗,用迎合我们私意的梦幻意境使我们上当。一般来说,出于神的异梦,在我们醒后会有继续的感动,知道这梦不寻常;而且会提醒我们,这和我们当前的某一情况,是有关连的。圣灵不可能只在梦中感动我们,醒过来后却不来感动我们了。
2)徒20:22 心中特别的催促和引导。
我们前面提到保罗不顾危险和人的劝阻,坚持去耶路撒冷,是因为他有“心甚迫切”的催促和引导。这和异象异梦一样,也是在神有特殊要求时,给我们特殊启示的方法。圣灵在我们心中的感动和引导,有时似乎并不强烈,但却是恒久坚持的,不随个人喜好和感情起伏而改变的。出于感情的冲动,基本都会和我们感情动向一致;但出于圣灵的感动,则有可能和我们感情意愿相违背的。保罗当时坚决要去耶路撒冷,其实按他内心,可能是并不想去的;明明知道自己去了会遭到捆绑迫害,人总是不喜欢的。
3)西1:9面对情况,以属灵智慧悟性作出安排和选择。林后1:15—17保罗即使没有去成,当初的“定意”也不是出于情欲的。
前面所说两种情况,都是当神有特殊安排时,才给我们的特殊启示,应当不是经常的。所以在一般情况下,神既然给人有自由意志,就是要我们能善加利用我们的智慧悟性。只是人犯罪后,这自由意志就常在罪的权势下,成了人任意犯罪的工具。当我们信主后,我们的心意得到更新而变化。这时我们的自由意志,又应当变回到神当初设计的功能;就是用来分辨怎样可以讨神喜悦,明白什么是神的旨意。罗12:2
保罗在歌罗西书称之为“属灵的智慧悟性”。我们信主后并不是又得一个新的智慧悟性,还是这个悟性。但原来我们的悟性在罪权底下,所以总是为己用,为犯罪用;当我们信主后,我们的悟性就应当以神为中心,为神活,为神用了。这时,我们的智慧悟性,也就从原来属世属己的,经过更新变化,成为属灵的智慧悟性。
因此,除非有特殊需要,在一般情况下,神愿意我们用我们的属灵智慧悟性,作出对事工的选择和具体安排;我们作出这样安排,就是在神呼召我们的旨意里。我们从使徒行传记载可知,保罗在一般情况下,都是自己起意、定意而作出行程决定的。即使神不要他去庇推尼,他也不必为此而认罪;因为这本来就是神呼召我们事奉他的一般方法。
我们从哥林多前书可以知道,哥林多教会当时存在很多问题,分门别类,容纳罪恶。保罗多次定意要前去帮助他们改变这些情况,但几次说了去,结果都没有去。有些哥林多信徒指责保罗说话不算数,作的决定一定不是神的意思,是出于血气的。但保罗不承认他几次说去而未去,是出于自己情欲的决定;他原先的决定是在神旨意里的,因为是他用属灵智慧悟性,以神为中心的思考,作出的选择和决定。只是因为神有特别安排,要给哥林多信徒更多宽容的时间,他才没有照原计划前去。林后1:23
4)徒11:24—26 面对机会,经过祷告,内心有平安、有负担,有引导。
当我们面对机会时,虽然不是抓住每个机会,但应当会分辨,这机会是不是来自神的,在不在神的旨意里。通常我们分辨的方法,不外乎经过祷告,内心是不是平安,有没有对这机会的负担,环境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驱使,这往往代表了神心意的引导。象保罗面对巴拿巴邀请他去安提阿同工,从以后的事实,我们可以肯定,这是神对保罗的呼召。虽然圣经只简单说是巴拿巴带他到安提阿,但按照我们对真理原则的认识,保罗必然是这样明白神呼召的。
5)徒23:11节 顺环境自然引导就是神的旨意。
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顺服环境引导的例子。虽然保罗早有意要去罗马,但当时他去罗马却不是由他自己决定,而是环境的安排,他不得不去。从以后的事实我们看到,这就是神的呼召和心意。有时我们甚至无法用自己的属灵智慧悟性来作选择定意,只能顺环境安排来接受,但这样出于环境的安排,正是神对我们的呼召。
这里我们一共提了五点,基本上包括了神对我们呼召的大致方法。前两个是当神对我们有特殊要求时,给我们特殊启示,显示他对我们的特殊呼召。后两个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,运用属灵的智慧悟性,作出主动的定意和选择。最后一个则是我们在环境的自然引导下,顺环境的安排而行,就是在神的呼召之中。
四、阴间来的呼声。 路16:19—31节
这是耶稣所讲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事情,特别提醒我们听那财主从阴间发出的呼声。虽然这是来自阴间的呼声,这还是来自神的呼召,不过是借阴间财主的呼求,给我们传福音迫切的负担。虽然我们已经清楚神对我们的呼召,但作工的时候还是可能没有力量,负担不够;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听过这阴间的呼声。阴间的呼声不是叫我们去听鬼的声音,而是从在阴间财主悲惨的呼求声,使我们在作主事工时,有负担,有迫切的心志。如果连在阴间的财主,都对还在世上五个兄弟有负担;我们又当如何呢?虽然拉撒路因有深渊阻隔,无法回到人间;我们这些还在人间,和拉撒路蒙了同样恩典的人,是不是应当接受神借财主呼求所发的呼召,努力传福音,把财主的兄弟,带到“亚伯拉罕的怀里”,不至落到财主那样悲惨的地步呢?
记得文化革命刚过去,我去北方一个城市,一位主内大姐见了我,一把拉住我说,兄弟阿,这次你无论如何要先在我这里待三天,然后我才让你去看其他弟兄姊妹。她说她很多亲戚都还没有信耶稣,尤其是年轻的那一代,更是对信耶稣一无所知;她没有文化,也不会讲,所以一定要我帮她去她的这些亲戚家传福音。当然我无法拒绝大姐这样的要求,第二天我就开始跟了她一家一家的“走亲戚”。每到一家,她马上就请大家别忙坐下,说请了一位兄弟来给你们讲耶稣。那些人只是碍于她是老长辈,莫名其妙地坐下来,根本无心听什么耶稣。尤其年轻一代,更是对“耶稣”毫无概念。
我就在这样纷乱的情形下,开始“讲耶稣”了。可是我发现,那些原先东张西望的人,却开始慢慢安静严肃起来,而且认真听我讲了。不是因为我讲得怎样,而是老大姐坐在我旁边,紧闭眼睛,一面恳切祷告,一面流下眼泪。当那些年青人看到他们的老长辈,竟如此恳切认真,虽然还不知道耶稣是谁,但已经可以肯定,他们现在所听的,是跟他们有重大关系,要紧的问题;就再也不敢随便轻佻了。
就这样我和老大姐一家一家的走了两天,每次进人的家时,受到的是客套的欢迎,到离开的时候,邀请我们再去的感情,就是那么真挚了。当第三天我要去看其他弟兄姊妹的时候,老大姐拉住我的手说,兄弟阿,这次太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了。我跟她说,不是你谢谢我,而是我谢谢你,给我学到这么要紧的功课。我更跟她说,下次应当由我带着你,去上海走我的亲戚家,仍然由我讲,请她在旁边恳切祷告。
这位姊妹就是听到过阴间呼声的人,当她看到亲人还没有信耶稣,才会有这么迫切的负担。虽然我也有向自己亲戚传福音,也很希望他们能够信耶稣,但和她那种恳切的心情相比,实在相差太远了。那次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,我却学到了永久难忘的功课。至今每当讲到要听阴间的呼声时,老大姐紧闭眼睛,流泪祷告的情形,就历历在目;她实在是听过阴间来的呼声了。
其实不论是从天上、人间、还是阴间来的呼声,都是从神来的呼召;神借不同的内容和方法,使我们明白他的呼召,要求我们能迫切去作。
简单的说,天上来的呼声是决定我们人生的方向;我们得到后,应当象保罗对待他所见大马色异象那样,一生不违背。这样的呼召,我们一生只需得到一次。
人间来的呼声是决定我们当前的具体事工内容;我们事奉神的道路是一生不变的,但具体事工会有不同,神不一定要我们一生都做同样事工。当神借人间来的呼声,引导我们具体走上哪一方面的事工内容,就是我们当前应当为神作的。
阴间来的呼声是决定我们事奉时的心志和态度。只有我们真听过从阴间来的悲惨呼声,我们在事奉中才会迫切认真,知道这事工将关系到多么重要的结果,不是我们轻描淡写作一下就可以交差的。我常反省自己,虽然事奉神这么多年,但是不是有那位老大姐那样为人灵魂恳切的负担呢?
拉撒路已经在亚伯拉罕怀抱,不能再奉差来世间传福音了。今天我们这些还活着的“拉撒路”,不正是神要借阴间的呼声,呼召的工人吗?
神说:我可以差遣谁呢?谁肯为我们去呢?亲爱的弟兄姊妹,你听到了吗?
|